笔趣阁 > 开店不如搞基建 > 第29章 我在古代搞基建28

第29章 我在古代搞基建28


元熙帝知道,若想真正打破世家的知识垄断,除了便宜的书籍,还需要便宜的纸张能够让贫寒学子买的起用来练字或练习文章,需要让贫寒的学子能够更简单的求学,最后可能还需要一名好老师去讲解四书五经里的典故。

        老师这个问题并不好解决,周朝目前的国库不足以支撑元熙帝在所有的县全部建立县学。目前大周民间还是以私塾为主,而一些家境贫寒之人连私塾都上不起。

        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事情,元熙帝只能另辟蹊径,让这些交不起束脩的人能够自学。

        比如字典,只要那些人学会拼音,基本就可以利用一本字典自行认字。最基础的认字问题解决之后,读书便简单许多。

        拼音的系统讲解被元熙帝交给了薛裕,薛裕有些无从下手,他意识到不能只拿出拼音单独讲解。要想将字典完全编撰出来,阿拉伯数字也必不可少,包括系统出品的改良造纸术能够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出纸张。

        一天一夜的时间,薛裕利用手机观看了不少特级语文教师讲解拼音的教学视频,他觉得自己仿佛回到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重新学习了一遍拼音。

        薛裕整理出了一份阿拉伯数字的推广指南、一份拼音教学指南以及一份标点符号使用说明书,将其交给了元熙帝。

        连带着一本带有标点符号的《论语》,元熙帝越是翻看,表情便越是放松,到最后竟控制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国师大才,有了这些东西,朕便能让天下百姓都能够读书识字,览尽天下英才。”元熙帝高兴地站了起来,他上前拍了拍薛裕的肩膀,面带喜色的说道:“教化天下的功劳,无人可比,即便是世家也没办法阻止。”

        薛裕微微俯身说道:“天下百姓皆为皇上的子民,教化天下乃是皇上之功。贫道不过是借由旁人智慧罢了。还请皇上在编撰之时,能够说明拼音乃是一位名叫周有光的老先生所研究制定。”

        元熙帝说道:“这是自然,不仅要把周有光先生的名字写在前面,国师之名也要写上。合该让天下人记得是谁的出现让他们能够认字读书。”

        薛裕没再说什么,只是抬头看了元熙帝一眼,见元熙帝坐回上首,没有开口让他出宫的意思,只能继续端坐在椅子上。

        元熙帝已经迫不及待的宣召郭培和太傅许卲进宫了。

        郭培和太傅许卲私交不错,二人皆是一心学问,以教化天下为己任的老学究,平日里除了研究学问,也没有别的兴趣爱好。这会儿一起被元熙帝宣进宫,在宫里碰见的时候还在纳闷儿。

        郭培和许卲一起来到御书房,见御书房内仅有元熙帝与薛裕二人,有些不明所以。

        许卲还是第一次见薛裕,之前只闻其名,薛裕在许卲心中是一个招摇撞骗的道士,他并没有亲眼见过薛裕的手段,即使有门生向他献上薛裕店铺中的琉璃镜,他也不以为然。商人行径,怎配让那些做学问的文人放在心上。

        郭培并未将那些教材交于许卲一起研读,和郭培不同,许卲是一个纯粹的文科选手,除了圣贤书,其余皆视之为旁门左道。郭培不会去自讨没趣,因此并未与许卲就此交流。

        元熙帝看着眼前年纪有些大的两人,他有些感慨,这二人算是他父亲登基时便一直在朝堂上的老臣,历经三朝,唯有这二人能够一直不改初心一心学问,现在也成了元熙帝最信任的两个文臣。

        元熙帝看了一眼薛裕,示意薛裕将字典拼音和标点符号的用处告知二人。薛裕只能站出来解释道:“拼音是能够将所有汉字的读音全部标注,学会了拼音的拼法,基本就可以利用拼音学会所有的汉字。字典则是借助拼音和偏旁部首为工具,能够查阅文字的一本书。标点符号,则是一个用来断句,让文章意思更加清晰明确的工具。”

        说罢,薛裕将有标点符号标注的《论语》和一本字典递给二位供他们翻阅。

        许卲在薛裕解释拼音时便有些不淡定了,他清楚地认识到这些东西的出现会给现在的大周带来怎样的变化,若这些东西真的能够推广至国家各地,那个理想中人人读书识字知礼的世界便不再只是理想中,有可能成为现实。

        郭培想的更深一些,他意识到这些东西会给世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如今的官场即便举行了科举制度,可底层读书人没有名师教导,又怎么考得过从小接受大儒教学的世家子弟。而标点符号的出现,会让那些底层读书人在理解时更加简单。这是让那些人追上世家的一条平整的路。

        郭培深吸一口气,这是让他在自己的理想和家族之间选一个。他一直都知道世家才是天下读书人通往学问之路的障碍,也是因为他自认为和世家理念不合,才辞去郭家的家主之位,将其转交给弟弟,自己找了一个能让他潜心研究学问的地方工作。

        其实郭培的内心早已做出了选择,在听到薛裕的解释时,郭培的第一反应是高兴,是狂喜,而不是担心家族就此被赶上。

        “朕给你们一年的时间,放下你们手中所有的工作,带着你们最得意的门生,在宫内藏书阁,先行编撰出一本简易字典,叫天下人能够更加简单的读书识字便可。”元熙帝说道,他迫不及待的想将世家之势打压下来,而一本所有字的解释全部齐全的字典的编撰怕是要耗费两到三年的精力。

        今年因庆王的事情,世家一定会为了避免元熙帝找茬而安安分分,但等到明年便不好说了。一年之后便到了要举行科举的年限了,一年的时间,元熙帝特意拨出钱财养着的道士们,便能够研制出威力更大的炸药;也足够民间有些一心向学的好学之士能从科举之中脱颖而出,让元熙帝能有一些人选用来顶替世家子的官位。

        是的,在知道薛裕将化学课本给了郭培一份的时候,元熙帝便开始着手准备培养一批专门用来研制这些东西的人。

        在薛裕的建议下,那些原本被先帝养来炼丹的道士们成了最佳人选。元熙帝从自己的私库中拨出银钱,给那些道士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制出威力比化学课本上所写的威力更大的火药。

        许卲非世家出身,与郭培的正统出身相比,许卲是世家一向看不起的庶民。元熙帝的爷爷在外打仗之时遇见的许卲。当时的许卲年幼,又逢乱世被迫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元熙帝的爷爷除了身为皇帝,在其他地方与普通的老人没什么区别,或许是一时善心大发,他将许卲带在了身边。就此,许卲便成了宫里的编外人员,他算是与先帝一同长大,许卲对皇室的忠心毋庸置疑,拜在许卲门下的学生天然就被打上了皇室的烙印。这也是元熙帝有信心与世家对抗的文官力量的来源。

        “臣一定不负所托。”许卲激动的跪下接旨,这个工作是他心之所向,莫说不过是一年的时间一直呆在宫里,就是让他做两三年不出宫他也愿意。

        元熙帝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朕会让天下人都知晓字典是谁编撰而成的。”

        名扬天下对许卲和郭培并不算什么了,但他们都知道,这第一本字典问世,必定会成为史书上的一笔,而他们作为编撰人,会随着字典而名垂青史,这才是他们能让他们激动的原因。

        改良造纸术还是被元熙帝交给了方怀因,即便是有了方法,还是需要多加尝试才能试探出来最合适的配方。

        方怀因因为之前的书籍事件近段时间一直被世家明里暗里的针对。朝堂之上找不到任何错处,世家就开始从方怀因的私事中下手。方青晚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好在国子监中的世家子本就不多,更多的是忠心皇室的寒门出身的官员子弟。

        之前的寒门子弟被世家强行灌药一事早就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激起了寒门对世家的厌恶,再加上元熙帝暗中引到舆论,方怀因借此卖惨,在平民百姓中世家的名声已经开始臭了。

        从前在那些人眼里高不可攀清贵风雅的世家,已经开始变成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王朝毒瘤。百姓对世家的幻想有些破灭,而这个世界永远不缺满腔热血一心为国的热血青年。

        种子已经埋下,元熙帝只要静待它们成长。

  https://www.biqugebar.net/66109_66109966/113731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