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朝帝宠 > 第26章 赌局

第26章 赌局


“我要走了。”萧因终于开口,打破了沉寂。

        “我知道。”刘恪反剪着手,微笑着道。

        “我有两件事情,想求殿下。”

        刘恪点头道:“你说。”

        “第一件事,姐姐离开南边已经太久了,她思念烟波湖的风光,我想送姐姐回去。”

        刘恪微微一笑,柔声道:“这件事情,我也想到了,也已经有了安排。你放心吧。”

        “第二件事,听闻殿下遣散了姐姐的婢女,我想要溶月今后跟着我。”

        刘恪没有立刻回答,他踱了两步,转头望着门外庭中的花圃。芍药零落。

        “我答应你。”

        萧因也从里间走了出来,深深作了个揖,便准备告辞。

        “你是信我的吗?”背后,刘恪的声音响起,萧因的心里一时间生出了无限的怅然。

        萧因不知该如何回答,良久,回身:“殿下指的是什么事?”

        刘恪眼角落寞,眉头微蹙。他背着手,缓步到芍药圃边。开口,嘴角有一丝苦涩:“你不该问这个问题。世上本无对错,若是选择了相信,便应该活得简单清澈,笃信一切;若是选择不信,那就索性怀疑一切,纵使是最亲最近的人,也别信他。”

        “啊?”萧因感到些微的迷蒙,好像一切的变故都没有发生,好像他还是那个在书房的镂花楠木格子后面批读着公文,时不时地为她讲书、评字的温润男子。

        刘恪看着萧因,眉间眼角倒是一点点地舒展开了:“人生最怕自苦,希望你永远不会。”

        “姐姐的事,是你做的吗?”

        “不是。”

        萧因问这个问题,不是为了一个答案,倒像是为了扼死那害人的狐疑。“其实,我没有真得怀疑你。那日,不过是……”

        “我明白。”刘恪脸上又重新浮起了笑意。

        萧因走出仪门,登上了马车。马车碌碌,没多久便把太子府抛在了身后。

        刘恪骑马,从仪门前的官道行到春明门下,终于勒了缰绳,跳下马来,只是望着前面。

        “佳人在马车里,殿下在这儿,那可是怎么望也望不到的。”一个穿着考究的金丝滚边长衫,腰上还系着攒心梅花络的翩翩公子从春明门外的巷子里冒了出来,站在刘恪身后,打趣道。

        “老师可知道你又游荡到这儿了吗?”刘恪并不回头。

        “哎,你怎么不看就知道是我呀,真是无趣儿,”薛郁有些失望,“庆幸,家中有兄长们。我爹是不会管我这个散人的。”

        刘恪牵着马,转身就走。

        “哎,等等我,”薛郁晃悠晃悠,赶紧跟上,“说正事,你真得打算让邓曜护送太子妃灵南下吗?”

        “邓曜武功不俗,冷静有谋。这样一件差事让他做,自然可以胜任。”

        “我的确不曾入仕,可如今我认真替你担心,你却这么糊弄我,也太不够意思了吧,”薛郁很是不满,“这交州张家和北氐的那笔烂账可还没有算清楚呢。还有这个邓曜,之前你故意让他出巡交州,虽然没有发现什么纰漏,可他总归是一个氐人。倘若他心怀故国,虽然只有几千黑甲卫,可却足以扼住从柴郡往交州的要塞,若再同北边的氐形成掎角之势,那长安可就麻烦了。”

        “这些我都想过,可是眼下,前朝后宫看似平静,实则我整个东宫都如履薄冰。如今我就是要点交州这块毒瘤,为我东宫赢得喘息之机。”刘恪眼底沉郁,“让一个氐人领黑甲卫南下,张览莽夫,一定会轻信、上套。到时候,定叫这交州,乃至柴郡有一乱。”

        “可为什么要选邓曜呢?你分明知道像他这样的人物,倘若成了敌人,那可是太难对付了。”薛郁很是费解。

        “千万盘算,总是会有疏漏。如今也是无奈的险招,就好比一场赌局。长安的氐人降臣降将万千,却只有他,会接我这一赌。”

        “你这个人,总是越说越玄。赌局?那赌注是什么?”薛郁发问。

        刘恪脸色一沉,翻身上了马,一夹马肚子,飞奔而去。

        “哎,怎么回事啊?”薛郁一脸错愕,被丢在了春明门下。

        薛郁正要叫骂,一个太子府的老仆走了来,后面跟着一抬轿子。

        “薛公子,主子叫送薛公子回家。”老仆恭敬上前道。

        “这还差不过。”薛郁自语道,又喃喃一句,“赌局,赌注?好像有点意思。”一时进了轿子,却忍不住暗暗嫌弃:还堂堂太子呢,这轿子也太破了吧。

        “哎,看在你是我大哥的份上,本公子也只有忍下这份委屈了。”薛郁暗自叹气。

        ……

        长安城外,百里亭。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萧奂举起酒杯,高声吟唱罢,一饮而尽。

        采蘋端着酒壶站在一边,上来斟酒,却没忍住眼圈一红。

        “小妮子怎么哭了,”萧奂柔声道,“别哭!我此番可是得了个太守的头衔呢。”

        “桐郡比起长安,更是寒冷些,哥哥要照顾好自己。”萧因手握酒杯。太守这个字眼,在她的心里激起一阵冷笑。说什么委以重任,不过是不放心父亲,纵使姐姐死了,也要再寻一个理由,把哥哥放在轻易可以控制的位置罢了。

        “妹妹也要好生照顾自己。可惜我不能同妹妹一起送长姐南下。妹妹一人,定要事事小心,倘若过了芷江,能不回来,就不要再回来了。”萧奂叮嘱道。

        萧因听到这,只是默默饮下酒杯中的酒。

        官道上有车马行舆声。

        兄妹向亭外望去,是皇帝的赏仪与随行的车队。

        当中的两匹骏马上坐着的,却是刘忱与刘缃。旁边马车停下,一个内监跳了下来。

        “恭喜世子,得桓相举荐。世子文武全才,正当此重任,”内监一扬手,道,“这些都是圣上的恩赏,祝世子事事顺遂。”

        萧奂谢过,又转头对刘忱笑道:“没有想到,圣上派来送我远行的,竟是信王殿下。倒是不负了。”说着,一踩马镫,上了马,在官道上往前行了两步,又转过马来。对着刘忱、刘缃遥遥拱手:“多谢了。”便转马而去。

        随行的车队跟着,碌碌而去,在官道上扬起了漫漫黄土。

        萧因眼前黄尘迷茫,渐渐就模糊了哥哥的身影。

  https://www.biqugebar.net/61_61080/190422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