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拾遗杂记 > 10、《案件》下

10、《案件》下


沉默了五分钟,我忍不住开口问:“会不会是船上其他七个人,合谋害死钟云发?再编造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

        “他们被审讯了一个月,没有任何突破,口供全部能够对上,完全找不到漏洞。要让七个的口供前后保持一致,是很困难的。有这样心理素质的人,除非经过严格训练否则极其罕见,难道会有概率一口气冒出来七个!他们的社会关系也都调查的一清二楚,不存在作案动机。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警方无法还原现场,钟云发的死亡过程,在合理的条件下不可能被再次模拟。”苏兴权一本正经地回答。

        我考虑了几分钟接着问:“有没有这种可能,这七个人弄了一台机器,能够实现奇特的杀人方式,杀完钟云发再把这台机器丢进海里?”

        “绝对不可能!”苏兴权斩钉截铁,

        “为什么?”

        “要是有这样的机器,早就被人发现了,你能想象到功能这么复杂的杀人机器,长什么样子吗?就算真的存在这样的机械装置,为什么要用这么麻烦的手段杀人?明明砍一刀丢海里,就能解决的事情,没必要大费周章,编造如此不合理的理由!这不符合犯罪心理学。”他的回答非常专业,我哑口无言。

        我很尴尬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聊,沉默良久:“那就只能是怪力乱神了。”

        苏兴权揉搓着鼻梁:“我也不相信有妖魔鬼怪!”

        看来他是一个既固执又偏执的人,我已经词穷了。岔开话题再要了一杯咖啡,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当时你也不在现场,实在不行把这七个人找回来,重新了解一下事发经过,说不定有漏掉重要线索。”

        他扭扭脖子:“我特意去了广州一趟,这七个人在事发半年内,全部死亡!四个是意外事故,两个是在精神病院自杀,一个是胃癌。”

        “卧槽!死无对证!”我彻底无语了。

        苏兴权喝了两口咖啡,重重放下杯子:“叶守明的案件,同样是无解的奇案,共通点是没办法用常理解释,并且都明确提到身体变形!虽然这些相似之处属于捕风捉影,但是我会盯着任何蛛丝马迹,绝对不会放过一个疑点,一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

        我接过话茬问:“你一定打过电话给林芝平了,他怎么说?”

        “林芝平的解释很简单,邪术扰人心智。他劝我放弃追查,凭我的学识是没有办法抗衡怪像背后的阴谋。但是我是绝对不会放弃!即使没有希望,我也会对叶守明的案子紧咬不放,坚持不懈搭上有生之年也在所不惜,直到还原事实真相!”苏兴权的言语间洋溢着骄傲与无奈。

        我对他肃然起敬,像他这么较真的人已经非常少见了,我把离开派出所之后,在张婆婆那里的所见所闻合盘托出,希望对他有所帮助。他得到这部分信息,表现得非常兴奋。

        “接下来你准备怎么查案?”我很好奇的向他打听,

        “我明天先找张婆婆,下个月到重庆会一会林芝平。”他果然不放过一丝希望。

        “您从警这么多年,一定也遇到过不少离奇的案件吧,能不能再讲一个让我开开眼界?”我很谨慎的提出这个不太妥当的要求。

        他稍微考虑了一下,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件《密室杀人》。那时候他刚刚调到侦缉队,以下是口述内容整理成书面文字:

        2003年7月份某一天,110指挥中心接到西安北郊的报警电话,报警人是城中村的房东。根据房东描述,院子里这几天异味挥之不去,异味源头来自其中一间出租屋。住客是一位老年人,已经许久未露面,房东怀疑屋子里有异常又不敢自己进去查看。

        这是一栋常见的居民楼,一共四层进大门就是天井,房子的格局成“凹”字型。一楼房东一家自己住,以上每层有5间出租屋,事发地点在三楼中间的屋子。出警后老远就能闻到腐肉味,警察意识到屋子里面大有文章。敲门没有回应钥匙也打不开,之后撬锁进入,屋内果然发现一具严重腐烂的尸体。警方立即封锁现场,等待法医和刑警取证。

        苏兴权就是前来调查的刑警之一,死者尸体膨胀腐烂呈棕灰色,舌头眼睛暴出体表。手脚关节扭曲小腿骨裸露,全身蚊蝇滋生爬满蛆虫,体液浓稠与凉席被褥黏连。有两个年轻的警察当场看吐了,法医初步判断死亡时间超过20天。现场调查的结果倾向于意外身亡,原因有三点,一、门是从里面反锁,二、没有财产损失,三、没有明显外伤。为什么不会是自杀呢?因为死者一个月前退掉了人寿保险,如果他要自杀没有理由不给家里人留份保险赔偿金,这不合情理。警方收集了一部分相关物品,其中有一瓶秋水仙碱痛风胶囊,引起了苏兴权的注意,打开药瓶能闻到微微的杏仁味。瓶子里还剩下十几粒胶囊,瓶身打印的出厂日期是去年年底。走访周围邻居并未获得有价值信息,死者独居一般不和别人往来。

        苏兴权认定这是一起谋杀,首先死者肢体扭曲,说明他死前挣扎过,由于某种原因他只能稍微挣扎,连床都爬不起来,突发性猝死是不会留下挣扎的痕迹。其次如果慢性疾病折磨至死,周围的人不可能毫不知情,至少会有耳闻。最后他不正常死亡却没有呼救,这种民房隔音效果很差,隔壁电视机的声音邻居也能够听见。综合以上几点,死者极有可能是被用某种特殊的方式杀害,他死前有知觉,但是不能呼救也不能做出大的动作,只能有限摆动手脚而已。在密室环境下,想要悄无声息的杀人,很有可能是毒杀!

        两天后的尸检报告,证实了苏兴权的猜测。虽然尸体高度腐烂,胃溶物提取不出来,但是在内脏残余组织里检测出微量氰化物。氰化物是剧毒化学品,致死剂量是50到250毫克之间。差不多两三粒生米的重量。之所以如此致命,是因为氰化物一旦进入人体,迅速分解成氰基离子,随着血液循环进入所有的脏器。脏器开始缺乏ATP而停止代谢,机体各脏器对于细胞窒息的耐受度不一样,最脆弱的就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大脑缺血30秒钟,神经元代谢受损,2分钟后神经细胞代谢停止,5分钟后神经细胞开始死亡。整个过程呼吸系统瘫痪,就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掐住喉咙。这就合理的解释了死者的死因。

        但是奇怪的是,在他家里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的氰化物。氰化物有一个特性,具有苦杏仁的气味。唯一符合这个特性的是那瓶痛风胶囊,瓶子里剩下的十几粒胶囊逐一检测,也没有发现氰化物的踪迹。

        苏兴权提供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最终成为破案关键,凶手至少提前几个月设计了这个巧妙杀人方案。他一定事先认识死者,知道死者患有轻微痛风,某次借故去死者家把一粒痛风胶囊里的粉末换成氰化物,混入其中。直到几个月以后,死者痛风旧疾发作,临睡前碰巧服食了这粒胶囊,导致中毒身亡。

        根据这个假设,排查死者的人际关系网,氰化物普通人并不容易得到,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一名死者的老乡,在老家中学当化学老师,出事前半年,刚好来西安游玩,和死者有过接触。经过审讯案情逐渐浮出水面,他和死者早些年存在宅基地纠纷,一直怀恨在心。今年春节死者回老家过年,又与他发生摩擦,他便设计了这个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人方案。

        听完苏兴权的案件分析,我不由的对他的推理能力心服口服:“精彩!真精彩!”。

        苏兴权喝干最后一点咖啡,笑着站起来,把桌子上的卷宗整理好放进文件袋,戴上太阳镜,和我握手告别。他临走前再三叮嘱,如果有任何情报及时和他沟通,他那边要是追查到线索也会第一时间通知我。

        看看表,不知不觉聊了三个小时,我俩颇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也该回家了,明天还约了心理医生。

  https://www.biqugebar.net/46_46833/155813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