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农女高飞记 > 冠盖京华(6.1)

冠盖京华(6.1)


常译一连三日没有回府,平州多地数日连降暴雨,安州境内通河段七日前广发大水,淹没农舍良田无数,当年北狄入境时遍地流民的情景再现。  重灾区许多人拖儿带女流亡至一山之隔的京城,有亲戚的自去投靠,没有亲戚的聚集在城郊安置,白日进城乞讨,夜间在荒野露宿,也有身强体健头脑灵活的找了散工混个温饱。京城流民骤然增多,防卫营每日都要多处理些斗殴谩骂鸡毛蒜皮的小事。

        朝堂皇帝看完各地奏折,派了二皇子领衔户部工部协同前往赈灾,民间亦掀起一股搭棚施粥的热潮,许多官员富户都遣了仆人到城外施粥施药。众灾民免于饥饿,消息传散开,原先固执地守在原籍不肯出来的百姓纷纷往京城涌入。而随着暴雨连日降下,安州又有几个县受灾,平州也有水患奏折传到京城。

        内殿之,皇帝面色微沉,望着香炉升起的缕缕青烟发了半晌呆,问近侍高湛:“敏昱出发几日了?”

        “回皇,二皇子带了户部工部几位侍郎出发已经整整五日了。”高湛恭敬答道。

        “平州连日送来加急奏报,敏昱他们怎么还没有折子回来?”

        高湛笑笑:“大水淹了安州官道,二皇子他们又带了不少辎重,想来也是想弄清楚情况再报朝廷。算算日子,绕道的话,明日也该有奏折传回来了。”

        “嗯,”皇帝点头:“敏昱也不是第一次出门办事,昨日宫人来报说皇后忧思过甚险些病倒,朕也是有些担心这趟震灾的差事不好办哪。”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次水灾百年不遇,受重灾的州县颇多,看流民大量涌入京城便知道情况不乐观,皇后娘娘担忧也是人之常情。”

        “嗯。敏彻也想办这个差事,不过他在军威望虽高,治方面却着实不敏昱······罢了,摆驾皇后寝宫,朕去看看她吧。”

        “是。”

        皇后寝宫前数株蜀葵争斗艳,原本这只是蜀州常见的花,靳玉华见花艳丽多姿,思及皇后近日必定为二皇子敏昱忧心,便带了几盆进献,盼皇后一解忧思。

        靳皇后耐不住敏柔公主与靳玉华一力相约,含笑看二人用完宫女呈的百合甜汤后,款款步出大殿欣赏靳玉华口的隐世君子。几盆花儿深紫浅粉鹅黄颜色不一,细看花枝下的叶子却是一模一样。靳皇后抿唇笑道:“这花果然开得热闹,可是玉儿说这花为隐世君子,本宫怎么觉得它像那些世人皆知的才子一般呢,一眼便见得其繁华。”

        敏柔公主亦是含笑道:“是,隐世君子不应该高风亮节吗?这花一眼便见其艳色,似乎不像那么低调。”

        两位高高在的贵人并不认同自己的发现,靳玉华也不沮丧,娓娓说道:“娘娘与公主所言亦有理,玉儿毕竟年幼,只是见这花儿越是被阳光暴晒而越是娇艳,似乎有一股不服输的气节,故而有此一说,两位见笑了。”

        “呵呵,本宫知道你是好孩子。”皇后拍拍她的手,温和地道:“你是怕本宫忧思敏昱之事,故而借花隐喻吧,本宫心里知晓,敏昱此去会遇到磕碰,但越是这样他成功后在朝的声望越是高。”

        靳玉华闻言深深一礼道:“娘娘果然明察秋毫,玉儿心这样想着,却不知怎样劝慰娘娘,还好您明白了玉儿的心意。日前家父曾忧虑地说起二皇子此去遇到的艰险恐怕会很多,但是他以皇子之尊亲自赶赴灾区,为圣分忧,民间必定对朝廷交口称赞。”

        “嗯,兄长说得有理。”靳皇后点点头:“敏昱得圣亲自教导多年,对朝廷诸事也算熟悉,本宫只是担心敏昱身在灾区不顾自己安危而有所损伤。”

        靳玉华连忙劝道:“娘娘是多虑了,二皇子乃天子亲子,是天孙了,苍必会护佑他平安归来。到时候赈灾也顺利完成,二皇子为皇解决大忧患,圣一定会龙颜大悦的。”

        “对啊,母后,二皇兄一定会平安无事地完成这个任务的。您放心吧!”敏柔公主亦劝慰道。

        “嗯。”靳皇后点点头,刚想开口,闻及鞭声响起,小太监尖利的声音传入耳:“皇驾到!”

        靳皇后一怔,皇帝多时未曾踏足自己的寝宫,忙让侍女前整理仪容,带了敏柔公主与靳玉华前行迎驾。皇帝御辇已经进到宫门口,三人屈膝,靳皇后柔声道:“臣妾恭迎圣驾!”皇帝亲自扶起皇后,轻轻拍拍她的手,抬眼见敏柔公主也在,笑道:“敏柔在陪你母后呢?”

        敏柔公主娇俏道:“儿臣参见父皇,敏柔在陪母后赏花呢。”

        “呵呵,”皇帝慈爱的笑笑。靳玉华此时方道:“民女见过皇。”

        皇帝挥手唤起,笑问:“嗯,玉儿是和敏柔来的吧,你们在赏什么花?”

        皇后仪态万千地道:“启禀圣,是玉儿送了几盆蜀葵入宫,那花儿开得很是艳丽。圣可有意一观?”

        皇帝素喜研究美人花儿,对这些真花倒是没多大兴趣。思及自己是来安慰皇后,随口便道:“罢了,朕陪皇后赏赏花儿吧。昨日宫人来报说你身体不适,多看看花儿草儿的疏通一下也是好事。”

        靳皇后多时未得皇帝如此体贴,心喜悦,引皇帝来到殿外廊下,一起观赏几盆开得热闹繁复的花儿。皇帝亦是初见此花,不禁赞道:“这花很是不错,高高生出的花枝缀满这些碗口大的花朵,既有竹之挺拔,亦有牡丹的贵气,很不错!”

        “呵呵,”皇后抿唇:“您的见解倒是与玉儿的说辞有些相似呢,玉儿也说这花似隐世君子,不愧是幼时得皇亲自教导过的。”

        皇帝挑眉:“是吗?”

        靳玉华连忙答道:“民女只是因这花耐旱耐热而由此感叹,当然不得圣您慧眼如炬。”

        “哈哈,朕早说过,玉儿乃是国舅府敏慧之人。你勿需自谦,各花入各眼,这花美艳富贵,让人看了心生愉悦,想必皇后的忧思有所缓解吧,待会儿会有赏赐送到国舅府。”

        “谢皇赏赐。”靳玉华连忙跪谢。皇帝摆手唤她起来:“你很不错,懂得体恤长辈,敏柔最近也听话了很多。”

        “父皇,”敏柔公主撅着嘴道:“儿臣一直都很听话的。”

        “哈哈,听话好,朕统统有赏赐!”皇帝大笑,唤了近侍赏下三人金玉宝物若干。皇后带敏柔公主与靳玉华俯身拜谢,敏柔公主道是天色已晚,还要与靳玉华去学琴课,皇帝欣然应允,嘱咐二人好生学琴,秋之时会亲自检验她们的学习成果。敏柔公主笑道:“儿臣必然不会让父皇失望!”皇帝点点头,二人行礼退下。

        殿没了小辈,皇帝轻抿一口茶水,说道:“你也无须担忧,敏昱是朕的儿子,朕不会让他身入险境。”

        提起敏昱,靳皇后眼眶微红:“臣妾不是担忧敏昱在外风餐露宿,只是思及自己处在深宫,竟难以为圣分忧,有些······”话音已哽咽,皇帝凝视她道:“朝大事本是男人间的事情,你管理好后宫,朕便无后顾之忧了。”

        “嗯,臣妾近日每每向苍祈福,盼得这次水灾早些过去,黎民也少受苦楚。”

        皇帝温和说道:“你做的很好,后宫和谐,前朝稳定。这些年辛苦你了。”难得皇帝说出如此温情的话,靳皇后眼水雾升腾,强忍欢欣说道:“皇言重了,这些都是臣妾份内之事。臣妾思虑几日还有一个想法,安置灾民先是从吃饱穿暖着手,再后才是组织人力重建屋舍田宇。臣妾身在后宫许多事都无能为力,倒是可以筹集些许财物,若是将银两加入赈灾银两之,岂不是大有裨益。”

        “你是说让后宫众人节俭衣食,凑了银子送去赈灾?”皇帝问道。

        靳皇后说道:“黎民有难,朝廷内外当齐心应对。各宫嫔妃都拿出些体己首饰,换了银子送到安州,灾民每日能多添一碗饭也好啊。”

        “哈哈哈,”皇帝听到此处,不禁开怀笑道:“皇后不愧为一国之母,你的想法确实不错。不过这个建议贵妃已经提过了,她兄嫂凑足了五百两纹银和五车棉布,道是要捐往安州。朕已经允了,皇后既然也有此意,朕让常译再缓几天,等你也准备好再一同送到灾区。”

        “贵妃已经备好了物资?”靳皇后不可思议问道,素日里常昭一副不理世事的姿态,此次安州水灾她竟能如此快地反应过来。看起来皇帝又甚是满意,靳皇后只得小心翼翼道:“常贵妃一己之力自然不足以表现后宫对天下黎民的关爱,请圣下旨宽宥五日,臣妾联络看看哪些勋贵之家的夫人奶奶们愿意捐集钱物,到时候再派人送去吧。”

        皇帝叹口气:“嗯,再等你五日。到时候安州是个什么情形也差不多弄清楚了,敏昱赈灾也有了大致章程。你们的物资和朝廷的赈银加起来,那些流民用不着大老远跑到京城来了。”

        “是,圣圣明!”靳皇后又期许地问道:“那臣妾令人去准备晚膳?”

        “不必了,”皇帝迟疑一下,说道:“还有好些奏折没看,你放宽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吧。”

        “是,臣妾遵命。”蹲身行礼目送皇帝远去,靳皇后眼光亮寂灭,心泛起苦意:芳华渐逝留不住君王之心,此次又被颇得圣宠的常昭抢了先机,自己真是愧对在外辛苦奔波的敏昱。打起精神拟定敏昱一脉朝臣家眷并一些夫主立品级高的诰命夫人,遣女官备好帖子,邀众夫人进宫赏花,顺便分派捐集物资一事。一个心腹宫女小心翼翼地问:“宫花以贵妃处最多,奴婢们该准备些什么花色做明日赏花之用。”

        靳皇后冷冷看着问话的宫女,半晌说道:“那几盆蜀葵吧,圣也对那花赞誉有加,想必众位夫人不会失望。”

        宫女背后氤出一片汗渍,诺诺答道:“是,奴婢遵命。”

  https://www.biqugebar.net/39_39726/135950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