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唐朝当昏君 > 第四章献策

第四章献策


最后李昂屏退了所有人,引着李炎来到了太和殿深处。

李昂也是不废话,敞开话题就是聊起来,“好了,五弟,我知道你向来不会儿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怎么还是想要彻查大哥的事情?”

大哥,唐敬宗?难道说他为宦官刘克明、苏佐明等人谋害吗?

还是说这里面零有什么隐情?

不过李炎现在无法过多思考下去,因为他不能忘了正事。

“二哥,臣弟所问之事与大哥无关,臣弟只想要问我大唐如今形式如何?”

现在大唐什么情形不是明眼人都是能看出来的吗?

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昂苦笑一声,缓缓叹了口气,“自然是危机四伏。”

李炎微微一笑,安慰道:“二哥所言正事,不过二哥你难道就不想像祖父一样中兴大唐吗?”

李昂道:“身为李氏儿郎自然是想重新太宗当年辉煌的,可是如今时也势也,朕空有心而无余力呀。”

说话时,他还抹了下眼角。

李炎却是呵呵一笑道:“这世上并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二哥既然想做定然能够做到。臣弟今日入宫就是来为二哥你出谋划策的。”

你来为朕出谋划策?

李昂有些犹豫起来,一方面面前的李炎是他的五弟,是他为数不多的弟弟,他自然而然是珍视中照顾有嘉的,可是另一方面天子的身份又让他害怕相信自己的这些亲人会儿被夺走皇位,让他失去这至高无上的身份。

李炎自然是察觉出了李昂这微妙地变化,他不想今天无功而返,所以很快就是加大了火力,“二哥,你还在犹豫什么,臣弟身为李氏儿郎自然而然是希望我李唐江山万世永昌来着。

现如今的李唐怎样一番危机,你应该是知道的。这天下乱臣贼子太多,宦官,朋党,藩镇哪一个不是在抽剥着大唐的血肉来着。在这个时候我们兄弟更应该团结呀,臣弟绝无意于二哥您的位置,若是二哥不信我,等臣弟说出来臣弟关于中兴大唐的想法,您再杀了我也不迟。”

是啊,现在都什么时候,难道自己还要把权力抓到什么时候,若是连自己的兄弟都是不可以信任,那么这大唐还有何人可以相信。

一切都是想通之后,李昂急切地问道:“五弟说笑了,现如今的大唐真不信你还能信谁?你有什么计策就是说出来吧。”

李炎沉吟少许,道:“现如今大唐主要的三颗毒瘤主要集中在宦官乱整,朋党相争以及藩镇割据上,这三个矛盾当中如今对皇权最大的威胁主要集中在宦官身上,其次才是朋党,再然后才是藩镇割据。所以要解决这三个矛盾,我们要分个主次。”

的确,现实情况就是这样。

简直就是一语切中要害。

李昂顿时听得是心花怒放,这就是他所要面对的,大唐所要面对的。

李炎一语就是道出关键。

李昂不由也是对自己这五弟有些刮目相看起来,这还是他所认识的京都纨绔王爷,风流场所中的常熟客,一心寻求长生的五弟吗?

此时他也是搞不明白究竟哪一个才是自己这五弟的真实模样了。

李昂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五弟所说却是通彻,可是朕该怎么做,如今这个局面又是何解?”

李炎沉吟片刻,才道:“对付宦官一方面首先我们不能将他们一杆子打死,制衡才是办法,首先应该分化王守澄为数股,让他们相互制衡,使得他们掌控的神策军无法达成合流,再然后二哥应该收拢一些神策军将领为自己所用,当然与此同时,二哥可借用一些借口重新训练一支军队以制衡神策军,等待时机生熟之时,再是将那些留有异心的宦官一举铲除。总之对付这些宦官就是要拉一部分,稳一部分,除一部分。”

李昂听罢,是沉吟不语。

这方法确实不错,操作性也是极强,可是他并没有给予表态,而是想要看看自己五弟在剩下的两颗毒瘤之上又是有什么见解。

“对付朋党,首先二哥应该了解清楚两党有什么区别,牛党多是科举出身,政治上偏于保守,注重向地方妥协,李党多是门荫入仕,政治上偏向于激进,注重对打地方强硬,进行削藩。两相比较,李党更是附和朝廷地利益,符合大唐的利益,这方面从来都是要用一除一的,二哥若是重用李党就是要压制住牛党,不留下任何隐患。当然朝堂政治不可能单纯的依靠一党来完成,二哥还是需要在朝中培养属于自己的真正班底才行,这方面臣弟将之称为帝党。”

这下子李昂依旧是不语。

“至于藩镇节度使的话,那又要分为几类,一类是朝廷可以掌控的为应对吐蕃等异族设立的,一类是朝廷为拱卫统治设立的。而另一方面那就是安史之乱遗留下来的祸患,比如河北三镇。这个问题只有在前两个问题彻底解决之后方才是能够解决。因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必须有强大的禁军。

当然这些都是臣弟的粗陋看法,其中具体实操起来肯定还会儿有各种具体的麻烦,具体的如何行动还是要看二哥圣裁。”

一下子将三点说完,李炎不由也是松了口气。

“那五弟以为我们第一步又该下在哪里?”

李炎又道:“当在宦官身上,王守澄与牛党要员勾结早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了,只有在宦官身上先下手,然后朝堂上方才是好下手。一方面应该招马存亮回京担任左神策军中尉,他曾经救过大哥,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是有的,二哥招他回来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的。另外仇士良虽为王守澄部下,但是向来与王守澄不和,二哥可让其担任右神策军副使,分夺一部分王守澄在右神策军中的兵权。另外可让鱼志弘担任左枢密使,刘弘逸为右枢密使。”

“那朝堂当中又该如何?”

“用好裴度制衡的李逢吉等人,用好李德裕。”

  https://www.biqugebar.net/32981_32981951/779711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